發布時間:
2020
-
08
-
04
導讀2018年電影《我不是藥神》在中國票房榜上節節攀升,但票房數字遠沒有社會話題討論熱烈。上映半個月后,李克強總理就電影《我不是藥神》引發輿論熱議作出批示,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。在醫藥江湖,“生命與金錢”的矛盾命題是常態性存在,商業與現實、資本與剛需、效率與公平,這些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的行業故事正在上演。隨著醫療健康市場的擴大,眾多VC/PE將醫療作為自己投資布局中重要的一環,但專注投資生物醫藥的機構不多,堅持原創藥更是少之又少,而倚鋒資本執著走醫藥產業創新之路,為此《經濟》雜志、經濟網記者專訪倚鋒資本董事長朱晉橋,講述他的投資故事。未來的“藥神”在創新 2001年,實業出身的朱晉橋投資了邁瑞醫療,2006年,邁瑞醫療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,2008年,朱晉橋在此項目的退出回報超52倍。而朱晉橋另一投資項目,和佳醫療也在2011年創業板上市。連續兩個項目的告捷讓朱晉橋嘗到了投資醫療的甜頭。但身處醫藥行業,朱晉橋發現了醫藥市場平靜海面下的洶涌。參照印度醫藥行業的“代理-模仿-研發-超越”發展路徑,支持中國醫藥發展的政策并不缺乏。2017年,國家發改委發布的《“十三五”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》為我國相關產業的后續發展方向與節奏定下基調。2017年10月,國務院發布了《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》,用優先審評、專利補償、藥品試驗數...
瀏覽次數:2474